吉天合堂: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
吉天合堂: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中医的核心就是天人合一。养生与自然有很大关系,从季节变化到寒暑交替,人体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活动。因此,养生就是要顺应自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当运动、愉悦心情。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不要置之不理,应及时就医检查调理。根据中医理论,我们认为养生者首先应该做到不怕冷、不出汗、不怕饿;其次应当“少思寡欲”;最后应保持平和的心态。
一、不怕冷
在中医里,怕冷是因为身体里的阳气不足,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怕风怕冷。我们可以通过多喝热水、泡脚、艾灸等方法来帮助提高阳气。此外,我们也可以用双手摩擦脚心,刺激双脚的涌泉穴,帮助改善人体血液循环。
二、不出汗
“汗”是人体排出的一种代谢产物。汗液是由汗腺分泌,当外界气温达到37度以上,人体就会通过排汗的方式来散发热量,保持人体温度在37度左右。所以夏季天气炎热时,人们就会出很多汗。但是汗毛孔的打开与闭合是有一定时间周期的,如果这时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身体缺水。《黄帝内经》说:“肺为娇脏,其华在面”,意思是肺负责为我们的面部提供水分。一旦我们体内缺水,身体皮肤就会变得干燥、无光泽甚至起皱。因此夏季高温时千万不能因为贪图一时凉快而忽略了喝水。建议夏季每天饮用1.5-2L水或者多吃新鲜蔬果来补充水分。
三、少思寡欲
中医认为,欲望多,思虑伤脾;欲望少,精神健旺。所以“寡欲”就是要少思考、少欲望,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还有助于养生。正所谓“多欲者伤神”,过多的思虑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思维能力。所以“寡欲”对于我们的健康具有很大帮助。
四、保持平和的心态
古人说“怒伤肝,悲忧伤肺,恐伤肾”,对身体的危害极大。研究表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会引起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交感神经张力会让我们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会让我们心跳减慢、血压降低、呼吸减慢。长此以往,就会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和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认为“怒伤肝”是因为愤怒等情绪都会直接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的毒性增加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中医养生注重“精神调养”,保持情绪的稳定。对于现代人来说,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压力较大导致很多人出现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中医养生讲究“养心”,养心神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
转载说明:本文转载自USDT交易平台。
网友评论